在武汉未来科技城,一片4.5万方的基地正在建设,这里就是郝义国梦想起航的地方。
郝义国是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第七批“3551光谷人才计划”的入选者。去年5月,资环工研院面向全球公开招聘带头人,郝义国放下南方的百万年薪,参加角逐:
“我觉得这个平台能更好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实际上,这个平台也是一个全新的创业平台,也是一个全新的事业。”
2012年10月开始,武汉工研院建设进入爆发期,资环工研院就是正在筹建的10家工研院之一。工研院是什么?郝义国对武汉市市长唐良智的幽默记忆犹新——工研院要进行体制机制的无约束创新,做成“四不像”:
“既是企业,又不像企业;是大学,又不是一所大学;是事业单位,又不像事业单位;是科研院所,又不像科研院所。我们是在市场、产业化、基础研究之间搭建一个桥梁。”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教授牛瑞卿如今多了一重身份——武汉地大物探遥感有限公司总经理。
三年前,他的团队研发掌握了井间CT监测技术,但跟多数高校科研成果一样,走不出实验室。资环工研院成立后,在郝义国的动员下,牛瑞卿成立工研院孵化的首批企业:
“学校把无形资产绝大部分给个人和团队,公司总注册资本500万,现金140万,其余无形资产。政府占股20%,团队80%,这个比例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牛瑞卿的公司今年5月正式注册,如今已经在工研院的“撮合”下,签下了首个合同。而在资环工研院,正式注册的企业已经超过10家,今年就有企业可能突破2000万元销售额。
去年8月,武汉市委明确,武汉市每个工研院要力争用5到10年,培育一个千亿级产业。郝义国说,当时,他手里只有1块牌子,2个人,如今,他已经有42人的团队,规划了6大产业板块。对于实现这一目标,他信心十足:
“未来8到10年,我相信,武汉会走出一部在中国经济调整的状态下逆势上扬的行情。我带着我们团队,感觉每天都处在一种激情燃烧的岁月。”